【概况】 2009年,武汉光谷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25%以上的增长。全年实现企业总收入2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完成工业总产值19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完成工业增加值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6亿元,比上年增长40.25%;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7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1%。
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武汉光谷诞生首个年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全年实现总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61.7%;截至年底,开发区共有年总收入50亿元的企业6个,比上年增加2个;年总收入3亿元的企业91个,增加19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890个,增加110个;上缴税金1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0个,新增49个;上缴税金超过1亿元的企业5个,增加2个。截至年底,开发区注册企业共计1918个。
企业上市融资创历史最高水平。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鼓风机有限公司、武汉国测诺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武汉楚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个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开发区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5个。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维奥制药有限公司等4个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全年开发区实现上市融资、再融资48.4亿元,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总额累计达到180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4.47亿元,比上年增长69.3%。一批重大基础建设工程推进顺利,科技新城功能不断完善。
【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支持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武汉光谷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后,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的发展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批复》要求光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培育和集聚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转化国际领先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光谷自主创新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光谷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在本世纪前2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光谷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
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武汉光谷将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政府采购、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加快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高起点和高水平编制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产业发展】 2009年,武汉光谷按照“强化特色、拓宽领域、高位嫁接、集群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光电子、生物、能源、环境保护、消费电子等五大产业的发展,积极对接武汉市新兴产业振兴工作计划,加速推进生物、集成电路、激光等13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光电子产业方面。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总收入7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年内,开发区成立了3G产业联盟,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普天通信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正源激光子技术有限公司等3G生产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中部地区首条光棒生产线藤仓烽火项目开工建设,长飞光纤光缆公司九期扩产工程顺利实施,第4.5代TFT项目进入竣工投产前的准备阶段,中芯国际武汉工厂芯片项目产能逐步提升,武汉高德光电有限公司红外热像仪产业化、武汉鼎新工业园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忆正存储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英特矽尔(武汉)有限公司等一批光电子产业项目正式落户,武汉华工团结激光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金石凯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等激光企业发展壮大,武汉•中国光谷特色产业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
生物产业方面。开发区生物产业全年实现总收入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重点推进光谷生物城建设,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6.6亿元。引进了武汉辉瑞科技技术公司、中国种子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约开工项目总投资达58亿元。生物技术支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投融资平台和人才引进等6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新能源环保产业方面。开发区能源环保产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规划400公顷的新能源产业园完成概念规划和项目设计,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新能源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4.5亿美元的珈伟太阳能项目开工建设。占地200公顷的环保产业园完成场平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建材研究院研发与制造基地、都市环保生产与研发基地项目入驻开工,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景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环保企业加快发展。
现代装备制造业方面。开发区现代装备制造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年内,蒂森克虏伯金属成型项目新厂房建成投产,武汉锅炉股份公司新厂竣工生产,中冶南方机电产业园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动力公司搬迁改造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
消费电子产业方面。开发区消费电子产业全年实现总收入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5%。年内,富士康(武汉)科技园一期建设基本完成,二期项目顺利推进。全年生产数码相机552.5万台,计算机组件911.2万台(套),计算机整机73.3万台,完成产值71亿元。武汉光谷新光电公司的红光高清NVD项目加快产业化步伐,全真光电LCOS成为《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定点供应商。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武汉蓝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载信息系统装上了国庆60周年阅兵红旗检阅车。
高新技术服务业方面。光谷软件园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方正软件服务外包中心、前程无忧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正式入驻。光谷金融港建设加快,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后台处理中心、汉口银行光谷支行成功落户。武汉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成功举办了光谷动漫节、游戏节等创意大赛活动,光谷创意大厦奠基开工。
【招商引资】 2009年,武汉光谷引进外资项目41个,投资总额8.34亿美元,全年引进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6.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引进内资项目114个,总投资172.18亿元,其中,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项目32个,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项目46个。年内,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入住光谷,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美国辉瑞公司落户开发区,泛亚班拿国际运输代理(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共享中心开业营运。围绕富士康(武汉)科技园、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的产业链配套,开发区主办专场招商活动,促进了30余个企业落户开发区。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2009年,武汉光谷进一步优化创新平台,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光电子微纳制造工艺、光电测试技术等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启动实施109项科研项目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全国唯一的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特色产业基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组织申报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项目获得立项,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项目研究。全国唯一的国家光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产业联盟和孵化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武汉邮电科学院作为部门成员加入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组织。开发区3G、光纤接入(FTTX)、高清显示、激光、服务外包等产业联盟得到快速发展,新成立中国地球空间信息、半导体照明和集成电路产业联盟。生物产业、创意产业、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等专业孵化器以及华工科技园创新基地、湖北省青年创业孵化器建设顺利,开发区孵化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突破1200个。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区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发区出台全国首个高新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为103家企业提供了专利申请资助。光谷荣获“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成为国家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截至年底,开发区企业共申请专利3200件,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占全市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61%,全年专利申请超过100件的企业有3个,专利申请超过50件的企业达6个。全真光电LCOS显示芯片技术获得美国发明专利2项,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市发明专利奖唯一金奖。
2009年,光谷企业投入研发达75亿元,比上年增长33.9%。武汉邮电科学院“城域网络多业务环技术方法”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分布式超大型GIS平台开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个可提供全系列光棒产品的厂商,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和紫外激光器”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湖北众友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被大规模应用于3G设备的检测。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TTH光纤接入设备、NVD高清播放机等13项产品入选全国首批自主创新产品名单,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企业新入选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半导体照明LED大功率芯片、车载信息系统等4个项目入选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推广产业化计划项目库,27个企业获批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246个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5.3%。
【人才特区建设】 2009年,武汉光谷依托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推进开发区人才特区建设,大力实施“3551”人才计划(力争在3年时间内,在光电子信息、生物、清洁技术、现代装备制造、研发与信息服务5大产业领域,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的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的高层次人才)。截至年底,共有800余名各类人才到武汉光谷创新创业,创办公司50余个。年内,开发区首批为14个人才项目提供资助3600万元。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50亿元。2009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6.6亿元。全年招商引资洽谈项目238个,投资总额300亿元,年内有33个项目开工建设。基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主干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创新基地的展示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湖北新生源等企业研发楼、培训中心、专家公寓共16万平方米建筑全部完成结构封顶。道路排水工程和行道树栽种工作完成95%。创新基地蒸气供应工程抓紧推进,确保2010年8月正式供气。与此同时,占地113.3公顷的生物医药园场平工程全部启动,年内完成40公顷场平工程。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人福医药科技园项目实现开工建设,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3亿元。生物农业园完成近1000户农民拆迁和133.3公顷、200余万方米的场平工程。11月19日,生物农业园10个生物农业项目同时奠基开工建设。医疗器械园的规划全面完成,场平工作进展顺利。
【光谷金融港建设】武汉光谷金融港规划用地106.7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可容纳8个-10个金融机构设立综合性后台营运中心、30个专业后台中心和100个配套服务外包企业。
2009年,开发区金融港项目启动一、二期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办公及配套用房11栋,总建筑面积达18.5万平方米。截至年底,建成1万平方米的员工倒班公寓,4栋13万平方米的新楼主体结构封顶。年内,武汉光谷与中国光大银行、中国银联商务等金融机构签订了入驻协议;与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合众人寿保险公司、湖北省福彩中心、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长江证券等10多个金融机构进行沟通联系,其中泰康人寿保险、合众人寿保险公司明确入驻意向。
2005年-2009年武汉光谷经济指标一览表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企业总收入
|
亿元
|
725
|
1 004
|
1 306
|
1 750
|
2 261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629
|
889
|
1 150
|
1 565
|
1 975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230
|
303
|
393
|
528
|
667
|
光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76.8
|
106
|
169.42
|
232.32
|
304.24
|
产业投资
|
亿元
|
22.00
|
29.00
|
65.00
|
85.69
|
99.91
|
基本建设投资
|
亿元
|
36.00
|
45.00
|
53.00
|
69.61
|
114.47
|
财政收入
|
亿元
|
20.02
|
26.15
|
34.10
|
44.50
|
71.66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2.80
|
5.02
|
5.30
|
6.24
|
6.96
|
出口创汇
|
亿美元
|
3.3
|
3.0
|
3.3
|
5.5
|
7.50
|
引进内资
|
亿元
|
23.00
|
28.30
|
26.25
|
27.32
|
29.38
|
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企业
|
个
|
75
|
83
|
115
|
153
|
196
|
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
|
个
|
8
|
10
|
19
|
22
|
38
|
高新技术企业累计
|
个
|
1 793
|
1 966
|
2 105
|
2 134
|
253(新标准)
|
2009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总收入过1亿元企业名录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三环集团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凯迪系列公司)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五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系统股份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华中输气分公司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湖北有限公司
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
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汽轮发电机厂
联想(武汉)有限公司
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金丰汽配有限公司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武汉光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院
武汉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武汉卧龙电机有限公司
武汉市绿康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珈伟太阳能(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长江光网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知音印务有限公司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有限公司
武汉络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武大有机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恒威重机有限公司
武汉华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安凯电缆有限公司
思创数码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华灿光电有限公司
武汉格瑞林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市必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武汉高新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天然气管道(销售)分公司
武汉国测诺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湖北省扬子江蜂业有限公司
|
武汉爱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煤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金盘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七一二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〇九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武汉光谷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
武汉哺华商贸有限公司
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中原电子信息公司
武汉中人汽车零部件厂
武汉大隆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
武汉威泰数控立车有限公司
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板(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住电电装有限公司
武汉华工团结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武汉市四新铜业有限公司
武汉蓝星电脑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公司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中冶南方(武汉)威士工业炉有限公司
武汉力兴电源有限公司
武汉正大有限公司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烽火滕仓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奔腾网络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法利莱切割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贝斯特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烽火国际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华工新高理电子有限公司
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
索纳克(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鼓风机有限公司
湖北神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莱辉机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力创伟业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兴井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分工司
元茂光电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湖北天域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地大高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乘方科贸有限公司
湖北龙丹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瑞达信息安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华工科贸有限公司
湖北普天电池有限公司
武汉皇冠友谊油脂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远东绿世界集团有限公司
英瑞杰汽车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中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市伟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龙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丸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武汉市海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国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武汉国营新宇机械厂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烽火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盛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中人瑞众汽车零部件产业有限公司
武汉正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众友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绿创环保纸品有限公司
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
武汉金汇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拓达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飞亚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武汉市方正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嘉吉烯王生物工程(武汉)有限公司
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桃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力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中化东方肥料有限公司
武汉路德化工有限公司
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
武汉日电光通信工业有限公司
武汉长征火箭科技有限公司
中地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友谊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南方(武汉)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武汉凯迪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凯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德威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九州奔腾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金茂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同博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四通创新集成有限责任公司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宜通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力源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